坚持以防为主切实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访市地震局局长李恒瑞
2017年05月11日 11:10 来源:朔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九周年,也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地震事件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再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我们所处的地震环境如何?如何更好地建立起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面对与人类如影随形的地震,怎样才能科学防震,有效减灾?5·12前夕,我们就相关热点问题邀请市地震局局长李恒瑞进行解答。

  主持人:李局长,您好。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今年我市在防灾减灾日期间准备开展哪些活动?

  李恒瑞:“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主题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根据这个主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由于地震类型的复杂性、地壳深部的不可入性、以及地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地震预测的科学水平还非常低,仍然是世界难题。作为地震工作部门,地震监测预报是主业,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一是在微观观测上,去年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10万元,又争取上级投资10万元,在右玉滴水岩观测站上了一个地磁观测项目,目前土建已全部完工,待调试验收后即可投入运营,产生的数据纳入国家网,为地震监测预报奉献一份朔州力量。这个项目实施后将填补我市监测项目数据零入网(国家网)的历史空白。二是在宏观观测上,建立15个宏观观测点,加强对宏观异常的收集核实上报。三是加强对地震监测台站环境和监测设施的保护,确保辖区内不发生破坏事件。四是配合做好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与预警工程项目,在我市18所学校进行了布点试点工作。五是与大同、忻州地震局共同签订了《山西省北部大朔忻三市震情监视跟踪联动协作方案》,从微宏观观测、信息共享、震情速报、异常核实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同应对。

  地震灾害突发性强,平时掌握一些地震科普知识,掌握一些逃生避险知识对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作用非常大,做好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建立了市地震局门户网站,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加大投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六进”活动。二是开展平安中国行千城大行动防灾宣导系列活动,在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期间,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机关进行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目前已开展了两次进农村活动,两次进校园活动。几年来与市教育局联合在全市中小学中相继开展了防震减灾优秀主题班会设计活动、优秀书法、美术作品征集、主题征文活动评选等活动,每年学校开学时组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举办讲座培训,接受咨询,发放知识手册、宣传品等。今年还将进中煤平朔公司、神头二电厂、振华社区、市二中、消防支队、武警支队等进行宣传,还将和市住建局联合开展新一代区划图实施一周年宣传纪念活动。去年我们在市图书馆《朔州大讲堂》举办了面向社会大众的知识讲座,今年还将在市委党校举行面向志愿者队伍的专题培训和讲座。

  主持人:您给我们讲一下什么是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李恒瑞:地震就像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按照辞海里的解释,地震就是地面的震动。这是字面上的解释,其实,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过程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在这个运动变化中,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断裂和错动。所以,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岩石破裂会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震动起来。

  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如果你感觉到先上下颠动,后左右摇晃,说明是近震;如果只感到左右摇晃,那就是远震。

  主持人:地震能预报吗?什么是地震谣传、怎么识别地震谣传?

  李恒瑞:地震预报是大家的心愿,也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说到现在的地震预报水平,可以总结为: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预报水平还非常低,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难题。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有相当复杂的孕育过程,尽管每年全球都有500万次地震发生,5级以上地震也有1000次左右,但对于同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有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想获取到这样的样本,在有生之年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我们国家的地震预报水平在世界上还是领先的,预报率也不过是20%-30%。

  所以,如果有人说在X时X地要发生X级地震,那一定是谣传,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越详细、越具体、越不可信。

  主持人:读者朋友们最想知道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李恒瑞:的确,这是老百姓最想知道的。首先,大家头脑中一定要有防震意识,不能惊慌,不要盲动。根据感觉判断地震是大,是小,是近,是远。如果是小震远震,大可不必惊慌。其次,要采取正确的躲避地震方法。在不同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同。如果在室内: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躲避时尽量往牢固的地方躲,比如床边,开间小的地方(卫生间、厨房)有支撑的地方,来得及的话先开门,关煤气,电源等,开门可以保证逃生通道畅通(如不及时打开门,剧烈摇晃几秒钟后,门框有可能变形)。避震时,要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爬下或蹲下,要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用手护或者用身边的物品顶在头上,闭上眼睛,防止异物伤害。在学校、公共场所要听老师、工作人员的指挥,也是先避震后撤离,这一点学校每年都搞演练。如果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高大烟囱、水塔、广告牌、电线杆)、易燃易爆仓库、加油站等。不要在山脚下、陡坡地、河、湖、海边停留,要尽量向开阔的地方跑。

  主持人:从科学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如何防震呢?

  李恒瑞:要实现科学防震、有效减灾,需要做好四件事:地下搞清楚,地上建结实,公众搞明白,应急要高效。

  (1)地下搞清楚。就是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包括地基情况、地下土层结构、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层分布等,这是抗震设防的基础工作。

  (2)地上建结实。就是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建筑工程类别确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措施,确保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

  (3)公众搞明白。就是要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4)应急要高效。报灾重于救灾。震后72小时是救援的黄金时间,因此地震应急特别强调及时高效。震后第一件事是要知道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和震级)和震灾情况。

关键字: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郭烨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