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是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3〕65号)的文件精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截至目前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通报如下:
一、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效应
我市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落实《朔州市关于做好2013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贯彻落实意见》、《朔州市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朔州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分解》等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共有12715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一是做好公务员录用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根据全省统一安排,今年我市部分行政机关招录公务员9名。还公开招聘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0名。特别是为朔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北大学朔州校区择优招聘了109名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考生是国家211、985院校毕业生。
二是开展定期人才交流和专项招聘活动。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积极为高校毕业生牵线搭桥,提供就业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共举办定期人才交流会35场,累计接待求职人员11634人次、用人单位815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3335个,达成用人意向7880人。我市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专场招聘和上门招聘,组织了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共有155家用人单位提供3663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2706人。
我市现有的两所高校朔州师范专科学校、朔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毕业生总数为2524名,实现就业2330人,就业率达92%,这两所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194人已全部办理了实名制登记。外地院校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省人社厅正在移交过程中。
三是抓好网上人才信息发布。充分发挥网络人才市场媒介的作用,及时发布和更新各类人才供求信息,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类人才招聘和就业信息。今年上半年,朔州人事人才网发布各类求职信息520余条,用人单位发布招聘岗位信息4177条。
四是推进就业见习和“三支一扶”等项目。帮助高校毕业生多方联系见习单位,组织11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经过全省统一报名考试,共招募20名高校毕业生到平鲁区、应县参加“三支一扶”服务项目,现已全部到达服务单位。
五是落实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省就业专项资金,市县两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及时落实就业专项资金。目前,省财政专项转移支付6563万元,我市财政已经安排2467万元。截止9月底,我市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共34500人,实现就业29094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1100人,实现就业1100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等困难高校毕业生,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确保实现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困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给予求职补贴1000元。截至目前,全市共为1059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105.9万元。
六是提升就业服务。一是面向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办理求职登记或失业登记手续,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摸清就业服务需求。二是免费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一带一”跟踪服务、“一帮一”挂钩服务、“一加一”再次指导的“四个一”职业指导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求职应聘能力。三是通过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有选择性地将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送到校园。同时,开展人才就业跟踪回访,建立和实行监督检查制度,对各高校和20多家单位进行了调研和回访。在户籍管理方面,对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来朔就业毕业生只要出具就业地、创业地证明,公安机关就予以办理落户。
七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宣传媒体,深入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在就业服务机构、高校、街道社区、各类招聘现场张贴和发放宣传画、宣传册等各类宣传材料,让劳动就业政策人人知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八是健全统计体系。把就业统计工作纳入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系统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确定“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就业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综合统计和专业统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报表从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开始,严格审核把关,逐级汇总上报。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政府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扶持和保障力度仍需加强,要制定和实行一系列切合高校毕业生和各地发展实际的扶持政策,努力开发基层文化、卫生、教育、农业等行业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探索和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渠道和方式,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新闻媒体对用工信息的发布、就业政策的宣传减免费用。
二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各级政府要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各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要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之间实现业务互通,数据共享,统一服务标准,让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服务。
三要进一步搞好高校毕业生调查摸底工作。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