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朔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7年03月13日 来源:朔州新闻网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18.1亿元,同比增长4.2%,居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2.7%,居全省第3位;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66.6亿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7.7亿元,同比下降31.9%,居全省末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1亿元,同比下降9.5%,居全省末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1.1亿元,同比增长7.7%,居全省第3位;海关出口总额24618万元,增长29.7%,居全省第2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989元,同比增长5.4%,居全省第10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78元,同比增长6.1%,居全省第9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烟尘(工业)排放量、粉尘(工业)排放量均完成了年度任务;造林合格面积完成17.43万亩;城镇化率达到54.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2。在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全市经济保持了止降回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现了预期目标。

  (二)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按月监测全市总投资达1210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415个,汇总分析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通过开展“冬季行动”、“项目大起底”和“双200工程”,有力地推动全市项目建设。在“冬季行动”中,以“三个一百、五个一批”为抓手,严格要求,狠抓落实,推出300个项目,一批接一批,一环扣一环,扎实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项目大起底”中,制定了《全市项目大起底实施方案》,共清理自查各类受理事项5275项,总投资1397亿元。其中,已办理5255项,办结率99.6%,下放企业5项,未办结15项,项目单位正在加紧完善相关手续。在“双200工程”行动中,推进了204个未开工项目,促使152个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在项目储备上,聘请中国工程咨询公司为我市策划储备项目,预计2月底可完成朔州市“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策划初稿。在争取项目资金上,全年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0多个,涉及保障性住房、水利、林业、教育、农村公路、社会事业等行业,申请到中央资金4.97亿元。另外,向国家积极申报专项建设基金三批次共85个项目,争取回专项建设基金8.62亿元。积极鼓励民间投资。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出台了《朔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深入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PPP)。2016年,向全社会推出总投资达124.5亿元的42个PPP项目,其中,七里河上游综合治理工程、雁门关—阳方口公路改建工程、高铁站(机场)快速通道工程、朔州市区东北环高速公路等12个项目入选国家PPP项目库。加大项目稽察力度,对我市2014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稽察,确保全市政府投资项目按计划组织实施。

  (三)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市和“粮改饲”项目的带动下,农业实现了“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完成耕地种草60万亩,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市奶牛存栏18.7万头,肉羊饲养量591.5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1%。粮食产量达到25.4亿斤,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朔城区、山阴县、应县定为粮改饲试点县,连续实施3年,每年每县扶持资金1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多年生牧草种植、天然草地改良和草产品加工企业扶持。继续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达192亿元,增长6.67%。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全市各类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达到8500多个。奶牛存栏、鲜奶产量、肉羊出栏量、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以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六项指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6.2︰45.1︰48.7演进为6.1︰43︰50.9。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66.6亿元,占到了GDP比重的50.9%。特别是金融业增加值完成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5%,占服务业增加值8.8%,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又一项新产业。与此同时,三元碳素碳纤维、中美新能源煤化工、韩国爱德林垃圾处理等一批高科技转型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全市转型发展正在迈出实质性步伐。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初步形成。全国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基本成型,“亿吨级煤炭、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初具规模,煤炭生产、洗选、外运量位居全省第一,低热值煤发电装机、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均居全省第一。2016年,全市原煤产量1.52亿吨,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143.8亿元,同比增长0.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5%,比2015年下降6.3个百分点;占第二产业的36.4%,比2015年下降9.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9%,比2015年下降5.2个百分点。电力工业内部结构显著调整。2016年,全市运营、在建电厂总装机规模1612.85万千瓦。其中,运营电厂47家,装机容量1000.1万千瓦;在建电厂13家,装机容量612.75万千瓦。全年发电量26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1%。电力行业实现增加值37.8亿元,同比下降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7%,比2015年提高3.4个百分点;占第二产业的9.6%,比2015年提高0.7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比2015年提高0.1个百分点。非煤电产业平稳发展。陶瓷、医药、水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铁合金、电解铝等产业稳步发展,全年非煤电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1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比2015年提高2.1个百分点;占第二产业的7.6%,比201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与2015年基本持平。

  (五)社会民生事业稳步推进。市县两级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全市用于民生支出100.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82%。同时,深入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十项扶贫措施”等政策,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市实现59个村、22961名贫困人口脱贫。教育方面,朔城区、山阴县、应县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达13828人,高考达线率为41.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2个百分点。社保方面,积极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我市被国家人社部列为全国首批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市、社保卡综合应用试点示范市、社保卡持卡人基础数据库建设试点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5万人,高出省定任务0.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6%,比省定目标低1.34个百分点。卫生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市69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82个村卫生室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文化方面,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授予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加强。

  (六)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铺开了七里河综合治理、“三路四桥”、恢河大桥等35项重点工程。七里河治理工程完成拆迁49万平方米,征地4800亩,建成景点33处。新增绿地面积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6%。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等14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推进“五城联创”,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扎实推进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完成投资119.05亿元,改造农村危房6970户,加固抗震住房700户。积极开展为期100天的市城区市容市貌“五乱”整治和卫生清洁两个“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整治各类“五乱”问题3000多个。

  (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节能减排方面,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超年度目标1.7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幅度、劣V类水体比例、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全部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大气、水污染等防治方面,持续开展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淘汰燃煤小锅炉、黄标车,实施了8个城中村清洁燃煤替代工程。企业废水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9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46天。造林绿化方面,全年完成营造林17.43万亩,全市营造林面积累计达到567.69万亩。全市森林蓄积量接近5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24%。生态治理修复方面,积极开展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的生态修复治理。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治理,中煤平朔集团累计投资10多亿元复垦土地4万亩。

  (八)改革开放成效显著。认真落实2016年转型综改《行动计划》,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关闭退出煤矿7座,退出产能1100万吨,全面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消化房地产库存71.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定的53万平方米任务。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全面铺开。“整合、扩区、改制、调规”和“三化三制”改革有序推进。特别是在金融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市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合作组建了100亿元的朔州建银经济发展投资基金和100亿元的朔州浦发城市发展投资基金,启动了市投资建设开发公司企业债发行工作,大大增强了政府投资能力、财政保障能力和企业融资能力。加强招商引资。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全年先后赴北京、石家庄、山东、浙江、重庆、厦门、深圳等地,与当地企业开展点对点的产业对接、项目推介活动,组织开展了山西·右玉西口风情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2个,总投资1651.5亿元。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与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部分城市政府、商协会、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家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全年直接利用外资9833万美元。

  二、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进程中,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呈现诸多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从省内看,2016年,我省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2015年加快1.4个百分点,实现了“下半年好于上半年,为2017年进一步好转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但是以传统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效益下滑,投资增长乏力,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从我市看,今年,以煤电为主的传统产业更趋稳定,煤炭价格将在合理水平上波动,随着我市两条电力外送通道的建成投运,发电量和电力增加值将有所增长,为我市经济稳步向好提供支撑。但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煤炭行业脱困任务十分艰巨;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投资增长乏力,新项目、大项目支撑不足。

  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根本指针,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思路,进一步突出“两大任务”工作主题,着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上有新进展,在项目支撑、开发区建设上有新突破,在为民利民、创安维稳上有新举措,在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上抒写新篇章,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大力传承和弘扬右玉精神,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并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1、地区生产总值970亿元,增长5.5%;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亿元,增长4%;

  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6%;

  4、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1.5%;

  5、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国家将在我省开展统计制度改革试点,省里将根据新的统计口径研究设置目标,结合省里给我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和我市实际,根据新的统计口径再行研究确定。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亿元,增长7%;

  7、海关出口总额25357万元,增长3%;

  8、直接利用外资总额完成1亿美元;

  9、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7%;

  1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件;

  11、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1.5亿元;

  12、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达到46%,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70%;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0元,同比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00元,同比增长6%以上;

  1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8%;

  1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8万人;

  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力争保持在2.8%左右;

  17、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9193万人;

  18、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完成6750套;

  19、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4.5张,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75人,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5‰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0.18‰以内;

  2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3张;

  21、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现新增0.7635万亩;

  2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51.97立方米,下降2.8%;

  2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2%;

  2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9%;

  25、营造林面积12.3万亩;

  2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4%;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

  27、劣V类水体比例达到33.3%;

  28、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33.3%;

  29、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917万吨,下降3.52%;

  (2)氨氮排放量0.2901万吨,下降3.6%;

  (3)二氧化硫排放量7.176万吨,下降4%;

  (4)氮氧化物排放量5.382万吨,下降4%;

  (5)烟尘排放量2.978万吨,下降2%;

  (6)粉尘排放量0.305万吨,下降2%;

  (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劣V类水体比例、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等约束性指标都需要在省下达任务后进一步确定。)

  3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5以下;

  3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省对我市2017年考核目标尚未正式下达,届时低于省考核目标要求指标的年度目标,尤其是节能减排等约束性目标要以省考核目标为准。)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突出改革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和切入点,认真实施2017年转型综改《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用改革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一是全面推进转型综改工作。制定出台《朔州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7年行动计划》。落实已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推动政策、项目落地生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改革探索,积极创新实践,推广典型经验和模式。二是推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去产能方面,通过兼并重组、延伸改造等多种办法,引导增量、激活存量,实现煤炭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在去库存方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在去杠杆方面,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加强政银企对接,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降成本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在补短板方面,围绕补齐制约发展的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三农”等短板,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攻坚。三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结合起来。调整农作物结构,调整粮经饲种植比例,重点发展杂粮、草牧业、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理顺农产品价格和供需关系,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四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售电市场主体,规范售电市场秩序,完善电力交易机制,扩大直供电领域和范围,探索工业园区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体制机制,力争将我市列入全省电力体制改革试点。五是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围绕“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全力打造我市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四个省级开发区。完成右玉县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和晋北(朔州)现代煤化工基地开发区申报工作。要着重理顺三个关系,即开发区与市里的关系;开发区与归属地的关系,也就是核心利益分配的问题;开发区内部关系,完善三化三制。要着重破解土地、规划、环评、资金等四个关键的制约因素,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六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核准类项目,只保留选址意见、用地预审以及重特大项目环评审批。备案类项目,不得设置任何前置条件。七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13710”工作法,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化和便民化水平。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推进“放管服”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快实现在线平台与国土、住建、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审批系统互联互通,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及其他审批事项网上受理、并联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工商注册便利化。加快旅游景区(点)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管理权、经营权“两权”分离。八是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定出台《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7年工作计划》。从改革任务、解决问题、成果形式、进度安排、预期目标等十个方面细化改革任务。

  (二)突出结构调整,力争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进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巩固煤电产业基础地位,持续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大力延伸煤电产业链。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坚持输电为主、输煤输电并举,推动煤电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煤电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山西晋北(朔州)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步伐,争取阳煤集团签约项目及早落地开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高档陶瓷、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煤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抓好陶瓷产业提档升级。承接陶瓷主产区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建筑瓷、卫浴瓷、工业瓷等高档陶瓷项目群,支持陶瓷企业研发新产品,推动陶瓷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品牌化方向发展。探索建设国家级或省级陶瓷产品监测检验中心。扩大新能源电力规模。争取国家支持,扩大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规模,建设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力争新能源装机规模比重稳定在30%以上。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以粉煤灰、煤矸石、活性石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料的材料工业发展,推动保温耐火材料、地板、家具板材、提取超细纤维等领域的研发及工业化生产。推动高岭土深加工产业升级,重点推进晋坤公司特种煅烧高岭土和半煅烧高岭土项目、亨特耐火公司精细陶瓷扩建项目和合成高纯莫来石项目。加快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我市煤炭产业优势,积极引进煤机装备制造企业,推动中煤平朔宇辰、中煤四达、繁盛昇等企业通过提升维修装备和工控信息化水平,发展矿山装备再制造。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山西天朔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万辆电动乘用车项目,加快城乡区间电动乘用车试点建设。着力做大医药产业。依托怀仁医药园区,加强与国内知名药企合作,引进新项目,扩大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成药等。做大做强板块经济。加快理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体制机制,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引进更多企业,快速提升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固废工业园区要完善基础设施,支持北大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建设,建成名副其实的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富甲工业园区要强化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的主导地位,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东露天循环经济园区、北坪工业园区、北周庄工业园区要以高端化、全循环、链条式发展为主攻方向,打造全省煤基循环产业示范园区。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要引导企业联合整合,加快产品提档升级。新型产业科技园区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新能源、高端陶瓷等产业。梁威工业园区要突出生态绿色,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消费和出口增长。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设施水平。以全国第二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完善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加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元营供销物流园区和城区普国集团北国边塞大集项目。积极组织参加“山西品牌中华行”等专题促销活动,扩大我市名优特产品市场影响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争取开通淘宝朔州馆。强化外贸工作,努力扩大我市出口能力。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怀仁县、应县加强“山西省日用陶瓷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建设,扩大陶瓷出口,加快扭转我市出口总量小的落后局面。

  (三)突出投资拉动,力争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新跨越。2017年全市经济要增长5.5%左右,必须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一要狠抓投资增长和项目建设。2017年计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71个,总投资3562.8亿元,年度投资计划706.3亿元。继续搜集项目、策划项目、规范项目、调整项目。二要大力推进“补库”工作。特别是抓好投资统计库“补库”工作。积极寻找投资统计资源,把未立项已开工建设的农林水项目,把实际投资超过立项投资的建设项目,把已立项未入库的投资项目,全部纳入到我市投资统计库,实现投资项目应统尽统。三要继续做好争取上级投资工作。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资金安排投向,积极筛选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及时上报国家和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争取更多投资服务我市经济建设。四要积极促进民间投资。大力推动PPP项目实施,在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法律服务、项目审批、投融资方面提供更好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开工。2017年再向社会公开发布一批PPP推荐项目。五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产业招商、项目招商、精准招商,围绕新能源、现代煤化工、高载能、陶瓷、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增加我市项目盘子总量,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六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精神,加快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

  (四)突出农业转型,力争在推动“三农”工作上取得新成效。以草牧业试验试点市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着力加快农业转型发展步伐,走出一条立草为业、以畜定草、种养结合、以牧富民的特色农业转型发展新路子,重点是抓好三件大事,即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办好两个现场会,一个是全国草牧业现场会,另一个是全国杂粮全产业链开发现场会;建好一所研究院,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山西省生态农牧研究院。做好十大工程,即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工程,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等方面结构,突出抓好100万亩高产玉米、100万亩饲用玉米、100万亩小杂粮、100万亩经济作物和70万亩饲草、40万亩马铃薯基地建设;草牧业试验示范工程,围绕“双百双十”工程,完成种草65万亩,改良天然草场10万亩,改造升级30个奶牛牧场、30个肉羊园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统筹兴水节水,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械的试验示范,不断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在发展功能农业、开发功能食品上持续用力,不断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双稳定农民增收工程,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安全农业,继续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引导农民群众返乡创业,着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规范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继续实施农民安居、完善提质、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全市再启动实施1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在每个县打造5-10个县级示范村,3个休闲农业示范村、2个农家乐示范点;招商引资助农工程,面向全国大力开展农牧业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各类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在我市农业领域投资兴业,加快农业转型步伐;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程,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收益扶贫,加快杂粮、畜牧、牧草、中药材、蔬菜、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七大产业与扶贫攻坚融合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加快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强化线上监控和线下监管,快速追查责任主体、产品流向、监管监测等追溯信息,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五)突出规划引领,力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取得新成果。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市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121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当年完成投资57亿元。重点抓好七里河综合治理、恢河大桥、“三路六桥”、地下综合管廊、怡西路北延、古北街东延、市府街东延、建设路北延、四水厂、生活垃圾第三填埋场等工程。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先进、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园区、特色镇、新农村建设。坚持“五规合一”,做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国土规划、产业规划、环保规划相互衔接,实现规划对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与布局,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要加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朔州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大原铁路客运专线及朔州站建设,推进西纵高速公路右玉至平鲁段,东北环高速、雁阳公路改造、朔州机场和高铁站快速路建设。开工建设一批旅游公路,按计划开展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工程、危桥改造和公路安防工程,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四要继续扎实推进“五城联创”。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五要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探索以大县城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模式。朔城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力,发挥好龙头作用;平鲁区要推进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山阴县要加快改变县城面貌;怀仁县力争实现撤县设市;应县要依托木塔,建设旅游文化名城;右玉县要发挥生态优势,打造北方避暑胜地。六要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组建城投公司,统筹推进市政公共服务建设。

  (六)突出绿色发展,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就。强力推进生态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生态市的目标,坚持植绿与兴水同步、开发与保护同步、治污与节能同步,继续抓好以京津风沙源治理、桑干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蓝天碧水”、矿山生态恢复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城乡生态化项目攻坚战略,加快推进植树造林、水源工程、环境治理等工程建设。一要狠抓造林绿化。全年完成营造林12.3万亩,对全市550多万亩林木进行全域管护,多措并举保护森林资源,确保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3‰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林业建设,重点实施好朔城区南山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平鲁区高石庄造林绿化、山阴县偏岭荒山造林、怀仁县村庄绿化、应县白马石荒山造林、右玉县大南山荒山造林等“六大工程”。二要狠抓水生态建设。加快推进以七里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恢河六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一山两河一湖”中心城市生态体系建设。完善七里河、恢河交汇处生态湿地和“太平湖”的规划工作。加快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动河长制的落实,完成全市河长制实施方案,确保从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制度体系、政策措施以及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等方面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完成10个水功能区、20个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监测及业务培训,开展3个地下水超采区精确划定和地下水关井压采工作,编制完成《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更新改造设备140套。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各类工程60处,受益人口5万人,完成投资1800万元。加快推进河湖库闸更新改造,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推进水利脱贫攻坚工作。三要强化生态治理修复。统筹实施采煤沉陷区采空区土地复垦整理、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积极推进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实施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强力推进治污减排。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统筹做好控煤、治污、管车、降尘等各项工作,加大治理雾霾力度,持续改善大气质量。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完成6台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改造任务。积极推进朔南、木瓜界、华昱二期热电联供建设,取缔集中供热范围内全部燃煤锅炉。大力推广“城中村”洁净煤使用,力争19个城中村全覆盖。强力推进节能降耗。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加强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重点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全面开展能效达标活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做好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工作。强化节能目标管理,逐步建立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体系,严格控制能源消耗。

  (七)突出民生保障,力争把社会事业发展提到新高度。一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在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接受并通过国家验收评估的基础上,怀仁县力争在今年通过验收评估,实现比全省提前一年完成验收的目标。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完善市区中小学布局,实行就近划片入学,缓解班容量大、师资不平衡的问题。完善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教育质量的评审和分析,提升高中教育水平。继续实施好寄宿制学校营养餐工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工作。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提升朔州师专和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二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健康朔州”建设。重点是夯实两个基础,即以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招录为重点,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以朔州大医院建设为重点,加强市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场所建设。打赢四场硬仗,即以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为着力点,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硬仗;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为重点,打好两孩政策全面落实硬仗;以“六个精准”为抓手,打好健康扶贫硬仗;以整治市城区“五乱”为契机,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硬仗。三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公共文化建设新格局,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支持文化建设财税政策,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戏下乡、周末大舞台等活动。实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融合,丰富服务内容手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推进科技研发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四要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深入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双创活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继续做好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继续实施政府购买基层公务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做好退役军人、去产能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五要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巩固全民参保登记试点成果,扎实推进“五险”参保扩面。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探索省外就医直接结算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实施社会救助提质工程,加强低保、五保、孤儿等困难群体保障工作。设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社会救助基金。实施社会化养老示范工程,加强养老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六要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抓好产业项目扶贫、就业安置增收、种养结合脱贫、扶智助教治贫、医疗救助济贫、发展水利扶贫、生态补偿减贫、移民搬迁安居、基础设施改善、政策兜底保障等“十大措施”,确保82个贫困村、19193名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平鲁区和山阴县两个省级贫困县(区)摘帽。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基层社区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社区社会组织。深化“法治朔州”、“平安朔州”建设,引深“三大战役”,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水平。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处置各类信访事件。八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以开展“责任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化品、建筑工地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做到“三个坚决防止”。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吕文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