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在朔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朔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赵养力
各位代表:
受朔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朔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极为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持续下行压力的现实考验,全市上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朔州实际,紧扣推进“两大任务”工作主题,围绕突出“五大重点”、打造“五个基地”、提升“四率”水平、实现“一超”目标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美丽朔州和塞上明珠,齐心抓转型,聚力求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开创了转中趋稳、稳中求进、进中有效的新局面。
(一)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03.4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8位,比上年增长4.5%,增幅居全省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增幅居全省第6位;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99.3亿元,比上年增长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9.8%,在全省居第7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5.3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10位,比上年增长5.2%,增幅居全省第9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6.6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8位,比上年下降9.1%,增幅居全省第10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增幅居全省第2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25元,比上年净增1712元,绝对量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56元,居第2位,同比增长7.7%,居全省第8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37元,比上年净增1097元,绝对量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28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0.8%,居全省第6位;海关进出口总额926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0.3%,其中出口额2728万美元,增长3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95.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5.8万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烟尘(工业)排放量、粉尘(工业)排放量均完成了年度计划;造林合格面积完成33.1万亩;城镇化率达到52.1%,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0049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5人,比上年下降了0.003人。在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十分复杂,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成绩,迈出了扎实推进“两大任务”的坚实步伐。
(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推进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全面落实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积极开展“项目成效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14年共实施省市重点工程项目266项,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8.6%。其中省级重点工程年度投资完成率115.02%,市级重点工程年度投资完成率100.2%。全年项目储备金额达1.06万亿元,完成省定储备任务8148亿元的1.3倍;项目签约完成1330.9亿元,完成省定签约任务1116亿元的119.26%;项目落地完成1174.09亿元,完成省定我市落地任务1159亿元的101.3%;项目开工完成1220.41亿元,完成省定开工任务1219亿元的100.12%;项目投产完成815.68亿元,完成省定投产任务750亿元的108.76%。
(三)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基础设施显著加强。开工建设了应县小石口水库、怀仁县东作里水库,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万亩,新增节水面积6万亩,农田实灌面积达到204.7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8.1万吨,比去年增加10.5万吨,增长8.9%。特色现代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制定实施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领头雁工程和核心区建设规划》,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4万亩,新建和提升标准化养殖园区50个,新增“一村一品”专业村110个,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427个,奶牛存栏18.1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530万只。应县恒天然奶牛牧场群两个大牧场投入使用,已有9000多头奶牛入园,规模健康养殖迈上新台阶。奶牛存栏、鲜奶产量、肉羊出栏量、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五项指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达160亿元,增长22%。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大力推进农民户均增收万元工程,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137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28元。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扎实办好了农村“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7100户、改造农村幼儿园14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1403人、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培训职业技术农民3.5万人。同时,为全市农户免费发放43.85万吨冬季暖用煤。投资2.5亿元,扎实推进了农民安居、完善提质、环境整治和宜居示范四大工程。扶贫攻坚取得新成果。通过移民搬迁、产业扶贫、定点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方式,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0046人。
(四)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产生积极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6︰56︰38演进为6.1︰54.1︰39.8。综合能源示范基地雏形初显。2014年全市建成标准化矿井40座,标准化矿井建设进度、一级矿井数量走在全省前列。2012-2014年连续三年全市原煤产量超过2亿吨,2014年全市原煤产量达2.02亿吨,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363.4亿元,同比增长4.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占第二产业的6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6.2%。电力工业内部结构显著调整。2014年底,全市并网发电厂达27家,总装机容量达到786.6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厂4家,装机36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5.8%;低热值煤发电厂6家,装机267万千瓦,占总装机的33.9%;风电13家,装机149.7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9%;太阳能光伏发电3家和生物质能发电厂1家,装机分别为7.5万千瓦和2.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3%。全年发电量30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电力行业实现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占第二产业的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在建电厂26家,装机258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厂1家,装机60万千瓦;风电20家,装机178万千瓦;垃圾发电1家,装机3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4家,装机17万千瓦。取得“路条”电厂14家,装机619万千瓦。非煤非电产业平稳发展。陶瓷、医药、水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正逐步壮大发展,全年非煤非电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占第二产业的7.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
(五)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坚持市直部门与县区结对子引进建设投资5亿元以上的转型项目,2014年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30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1%,同比增长25%,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9.8个百分点。紧紧围绕打造全国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全省循环经济集聚区的目标,积极统筹推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固废工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平朔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首批白炭黑产品调试成功,工业固废年消化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61%。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第二届亚洲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成功召开,我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省唯一的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立企业技术研发创新项目专项资金,申报成功煤电污染控制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3家,各类技术中心达到7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的固废研发中心已开发新产品27个,80%以上属于国内首创,6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六)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节能减排方面,积极支持重点能耗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狠抓节能降耗工作,有效保证了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粉尘均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关停神头发电公司2×20万千瓦机组,8家火电厂完成污染设施治理提标改造工作。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01天,比上一年增加9天。造林绿化方面,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3.1万亩,超额完成市定33万亩计划;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0.41个百分点,达到42.44%,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生态治理修复方面,积极开展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治理。认真落实省政府部署,投入5000多万元,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财政在民生领域投入111.85亿元,占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9%。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中北大学朔州校区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校生达到3000人,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41万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被国家人社局列为“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城市。全年投资43.6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866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30元提高到35元。在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了“先住院后付费”,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我市计划生育工作被表彰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得到加强。成功举办了朔州市第二届全民运动会,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着眼于群众最直接的现实需求,投入1.3亿元为民兴办了十件实事。新改扩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12所;实施学生饮用奶全覆盖工程,10.6万寄宿学生喝上了饮用奶;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1012个就业岗位,组织了3100名毕业生参加就业实习;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并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由65元提高到95元;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平均每人每年由原先的分散供养2119元和集中供养2892元,分别提高到2708元和3791元;实现了太原、大同两个我市转外就医最集中地区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提供玉米、奶牛、森林等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24个村、8300人的饮水困难;建成100个副食品生产基地惠民直销店;送戏下乡1231场。十件实事给广大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群众的大力称赞。
(八)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转型综改试验区2014年行动计划,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部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3项,下放县级政府行政审批事项24项,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22项,数量在全省最少。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创新地方金融发展机制。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山阴县农信社改制方案已获国家银监会批准。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润臻公司、特别特文化传播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挂牌。加强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银企对接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采取渐进放宽户口准入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招商引资。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多次组织参加晋京、晋津产业协同发展对接活动,邀请广东省企业家考察团、浙江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外省客商来朔考察。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4.56亿元。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处于近年来最困难的时期。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工业企业效益大幅下滑,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一煤独大没有改变,非煤产业还没有壮大起来。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脱贫任务繁重。新型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亟待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能力较弱,民生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社会矛盾积累较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仍未破除,改革开放急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刚刚起步,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2015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扎实推进“两大任务”、加快朔州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推进我市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扣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发展质量“两大任务”主题,着力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民生,全力推进“六大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我市发展状况,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1、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增长6%左右;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6亿元,增长16%;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亿元,增长6%;
4、服务业增加值4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5%;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38亿元,下降15.27%;
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控制在3%左右;
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5亿元,增长10%;
8、海关出口总额2783万美元,增长2%;
9、粮食产量110万吨;
10、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72.35万亩
1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
1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
13、每十万人专利申请量49.3项;
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15、城镇化率达到53.6%;
1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万人;
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0元,增长8%;
1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30元,增长7%;
1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万人;
2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37万人;
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5万人;
22、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1.3396万套;
23、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含县城、“百镇”)16.7亿元;
24、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47人;
25、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625人;
26、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7.065人;
2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低于5.2人;
28、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低于0.1人;
2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3%;
30、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2、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3、氨氮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4、烟尘(工业)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5、粉尘(工业)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4.6%;
37、城市污水处理率97.32%;
3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
39、营造林合格面积22万亩;
4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55%。
(需要说明的是省对我市2015年考核目标尚未正式下达,届时低于省考核目标要求指标的年度目标、尤其是节能减排等约束性目标要以省考核目标为准。)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要扎实推进以下工作:
(一)紧紧围绕推进“两大任务”,保持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扎实推进“两大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就要靠大力建设全国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推动煤炭“六型”转变,做好我市煤炭这篇大文章。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推进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努力走出具有朔州特色的“革命兴煤”路子。要大力延伸煤炭产业链。巩固煤电产业基础地位,聚集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年内新增标准化矿井5座,达到45座。坚持输电为主、输煤输电并举,深度推进煤电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总装机规模258万千瓦的26个在建电厂的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运行,年内力争运营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争取已获得“路条”的总装机规模619万千瓦的14个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协调并全力推进蒙西至天津南1000千伏、晋北到江苏800千伏两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同时,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提高清洁能源比重。要抓住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这个机遇,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大企业大集团,争取规划获得及早批复。要巩固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成果,大力推进全国“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形成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煤矸石综合利用新材料、粉煤灰资源化开发利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机制、资源产业与环保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逐步下降,煤矸石发电装机比重、新能源装机比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创出全国煤电基地结构调整和工业固废高效利用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好我市非煤产业这篇大文章。对接好省里七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全市非煤产业发展规划,争取省里把尽量多的项目布局在我市。要把争取省里的投资和项目作为重要任务,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县区,落实到企业。突出抓好文化旅游产业。用好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培育投资主体,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开发大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进一步提升杀虎口等旅游景区品质。大力发展以煤机设备制造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从设备维修、配件加工,向技术集成、设备成套、生产自动化方向发展。使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陶瓷业兼并整合,壮大骨干企业,提高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增长市场竞争力。推动医药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晋北医药集群,增强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板块经济,做好我市园区和开发区这篇大文章。加快理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体制机制,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引进更多企业,快速提升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固废工业园区要完善基础设施,支持北大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建设,建成名副其实的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富甲工业园区要强化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的主导地位,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东露天循环经济园区、北坪工业园区、北周庄工业园区要以高端化、全循环、链条式发展为主攻方向,打造全省煤基循环产业示范园区。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要引导企业联合整合,加快产品提档升级。新型产业科技园区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新能源、高端陶瓷等产业。梁威工业园区要突出生态绿色,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消费和出口增长,增强这两架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设施水平,增强消费服务能力。以全国第二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完善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加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元营供销物流园区和城区普国集团北国边塞大集项目。积极组织参加“山西品牌中华行”等专题促销活动,扩大我市名优特产品市场影响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争取开通淘宝朔州馆。强化外贸工作,努力扩大我市出口能力。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怀仁县、应县加强“山西省日用陶瓷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建设,扩大陶瓷出口。发挥好已经获批的朔州商检局作用,加快扭转我市出口总量小的落后局面。
(二)狠抓投资增长和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2015年全市经济要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必须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要明确主攻方向,全力推动四个方面、八大领域投资。着力加强投资规模53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城镇化和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四个方面,电力、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新兴产业、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公路、社会事业八大重点领域的投资。要抓好重点工程,带动整体投资。今年计划实施省市重点工程269项,总投资354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720亿元。其中省级重点工程64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4亿元;市级重点工程205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56亿元。重点抓好总投资41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1亿元的七里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同煤朔南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山阴昱光二期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供热工程、中煤平朔2×66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示范工程、中煤平朔劣质煤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古城现代奶牛乳品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项目、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乙撑胺项目、应县恒天然牧场群建设、朔州大通商贸园、北京电子城朔城区电子科技园、恢河大桥、平鲁至右玉高速公路、市一中高中部、朔州市大医院、朔州科技馆、固废工业园区、第四自来水厂、市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怀仁华元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二期工程、水泉露天煤矿等二十个大项目。要抓好产业投资,扩大非煤产业投资规模。要大规模、高强度上非煤产业投资项目,特别是在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日用陶瓷、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八大非煤产业领域。大幅度提高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必须开工、建设、投产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要进一步完善新兴产业投资促进机制,继续落实21个市直部门与县区结对子建设投资5亿元以上产业转型项目的要求,同时大上5亿元以下转型项目。在抓非煤产业投资上,要不论投资额度、不论国企民营、不论市内市外,形成全面开花、热火朝天的投资局面。要强化工作措施,保障投资稳定增长。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一是领导亲自抓重点,“六位一体”统筹推进。要认真落实好领导包项目责任制、月调度月考核月排名等制度。二是大胆开放投资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做实“朔州企业家投资在朔州”活动,把民营企业动员起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家把更多的资金投到转型项目上。抓紧开工已推出的7个面向民间投资的开放项目,尽快推出第二批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项目名单。三是打开招商引资大门,大力吸引外来投资。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承接更多产业转移。创新招商方式,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集群化招商。强化跟踪对接服务,推动签约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建设,切实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做好资金保障。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政府性投资项目要率先推进。加强政银企对接,用好金融平台,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力度,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五是狠抓项目开工和投产。着力抓好续建项目投产,确保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做好服务工作,促进企业投资到位。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计划,着力抓好朔州机场、大西高铁朔州段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创新土地制度,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六是强化投资考核,特别是要强化产业项目投资考核。要加强重点项目监督管理,对项目进度、投资状况、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情况及时组织检查。切实把投资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抓出成效。
(三)全面做好“三农”工作,实现农村农业发展新跨越。坚持农牧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以农民户均1个大棚、1头牛、人均10只羊为目标,以农民户均增收万元工程为抓手,坚持加大投入扶农、实施项目强农的思路,重点在六个方面实现新跨越:一是扎实推动高效农业。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10个千亩和100个百亩设施农业标准园区。继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实施百万亩水地玉米地膜覆盖工程、玉米丰产区建设、小杂粮提质增效工程、马铃薯增收致富工程,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二是大力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示范农田。推进小农水最后“一公里”建设,完成朔城区、右玉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完成桑干河灌区三干渠、四干渠节水改造,新建膜下滴灌节水面积1.1万亩。加快应县小石口水库、怀仁县东作里水库建设进度,争取年内竣工。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成山阴县、怀仁县两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县。三是着力推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领头雁工程。坚持以农载牧、以牧富民,抓住优质牧草种植、规模健康养殖、畜牧龙头企业三个重点,构建良种繁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三个保障体系,巩固加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领头雁低位和核心区建设。继续推进规模健康养殖,建设完善一批现代化养殖园区和大型牧场,改造50个标准化养殖园区,重点扶持应县恒天然牧场群建设,力争年末全市奶牛存栏达到19万头、羊饲养量达到600万只。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完成人工种草32万亩。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高产奶牛核心群和繁殖母羊生产基地。四是努力推动龙头企业发展。要加快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龙头企业档次和水平,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地位。鼓励通过兼并重组,在乳品加工、肉羊加工、杂粮加工等重点行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创新市场营销,解决好农产品销售特备是卖奶难问题。加强品牌创建,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年内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元。五是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年”为契机,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即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完善提质工程,以采煤沉陷区治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民安居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宜居示范工程。继续办好改造困难家庭危房、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五件实事”。特别要抓好以“三拆、四改、五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和清洁工程,使广大农村的面貌有一个大变样、大提升。年内,全市90%以上的乡镇要建成环境整治达标示范乡镇,80%以上的村庄要建成环境整治达标示范村。六是狠抓扶贫攻坚工作。按照精准扶贫要求,落实好干部驻村帮扶和机关定点扶贫措施,实施好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开发、金融扶贫、整村推进、劳动力就业培训,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打赢扶贫攻坚战。2015年减少40个贫困村,完成1.8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要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要求,以“五城联创”为抓手,深入推进中心城市、大县城、小集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彰显自然生态精致宜居现代化城市魅力的塞上明珠。一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要根据全省城镇化总体布局,按照建设晋北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坚持规划引领、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建管并重、绿色低碳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先进、宜居宜业的城市宜居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大县城、小集镇、新农村建设。坚持“五规合一”,做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国土规划、产业规划、环保规划相互衔接,实现规划对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与布局,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出台《朔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和《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三要加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完善交通体系。继续积极推动朔州机场和大西高铁朔州设站项目,开工建设西纵高速公路朔州段,推进环城高速东北环前期准备工作。改造干线公路,改建109 国道右玉县城段和平万线虎头山隧道;建设雁门关至阳方口运煤通道,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建设旅游公路,每个县区改造建设一条旅游专线。实施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加强县乡公路养护,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四要继续扎实推进“五城联创”。提升园林绿化水平,确保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验收一次性通过,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5%。争取省级双拥模范城市获得命名,启动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好基础。五要积极实施大县城战略。探索以大县城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模式。朔城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力,发挥好龙头作用;平鲁区要推进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山阴县要加快改变县城面貌;怀仁县要实现撤县设市;应县要依托木塔,建设旅游文化名城;右玉县要发挥生态优势,打造北方避暑胜地。六要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
今年重点推进十大工程:一是规划修编工程。确定总规,编制详规,统筹布局,强化管控,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2015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二是继续推进朔州老城改造完善工程。三是建成恢河大桥,在国庆节前通车。四是继续推进七里河市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新建三桥一路。建设三座跨七里河大桥,修建沿七里河滨河道路,完成通路、蓄水、绿化工程。五是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规划,出台政策,启动16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六是继续推进优质公交工程。完成公交体制改革,建成公交站场、调度中心、加气站,继续投放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形成优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体系。七是供水工程。改造提升现有水厂,建设第四自来水厂。八是净化工程。重点是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垃圾处理城南填埋区异地建设工程。九是供热工程。关停所有供热燃煤小锅炉,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全覆盖。十是绿化工程。进一步增加绿化总量,巩固提升园林绿化水平。重点建设民福路西延线道路绿化等工程。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强力推进生态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的全省生态市目标,坚持植绿与兴水同步、开发与保护同步、治污与节能同步,继续抓好以京津风沙源治理、桑干河上游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蓝天碧水”、矿山生态恢复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城乡生态化项目攻坚战略,加快推进植树造林、水源工程、环境治理等工程建设,努力建设美丽朔州。一要狠抓造林绿化。全面落实省政府“三加三不减”工作举措,造林绿化的领导力度只加大不减小,资金支持只增加不减少,目标考核只加强不减弱。全年营造林33万亩。重点实施好朔城区西山环城绿化八期、平鲁区龙雨山荒山造林、山阴县西山生态综合治理、怀仁县西山生态经济园林区绿化、应县龙首山造林绿化和右玉县大南山荒山造林六大工程。按照“一乡一条路、一村一片林、人均五棵树”的要求,持续推进乡村绿化。加强森林护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二要狠抓水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恢河综合治理、太平湖综合治理、平鲁区大梁湿地公园、山阴县桑干河湿地公园、怀仁县鹅毛河湿地公园、应县塔北水系综合治理、右玉县海子湾水库下游整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段治理、分步实施,结合七里河市区段综合治理,启动七里河上游治理。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要狠抓生态治理修复。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治理,防治地质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强力推进治污减排。狠抓减排治污,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推进火电企业超洁净排放改造工作,加快淘汰黄标车、老旧车,抓好农业源减排工作,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推广集中供热,减少燃煤锅炉。强力推进节能降耗。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加强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重点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全面开展能效达标活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做好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工作。强化节能目标管理,逐步建立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体系,严格控制能源消耗。
(六)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核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着眼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要推动教育全面均衡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年行动计划和我省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建设工作,建设市县两级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加强市区中小学建设,缓解班容量大、师资不平衡的问题。继续实施好学生饮用奶工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特殊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提升朔州师专和朔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支持办好中北大学朔州校区,今年在校学生规模要接近5000人。二要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财政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积极推动朔州市大医院建设。推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公共文化建设新格局,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支持文化建设财税政策,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丰富服务内容手段,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推进科技研发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四要完善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继续做好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继续实施政府购买基层公务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抓好就业培训,做好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就业工作。五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和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实施社会救助提质工程,加强低保、五保、孤儿等困难群体保障工作。设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社会救助基金。实施社会化养老示范工程,加强养老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3396套,投资30亿元。六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基层社区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社会组织。深化“法治朔州”、“平安朔州”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信访工作和矛盾调处机制。
今年重点抓好十件民生大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新建市一中高中部。二是新建朔州市人民医院。三是逐步配齐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四是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主要任务是加强县乡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县区图书馆、文化馆达标,提升乡镇文化站服务能力。五是向高校毕业生提供1000个公共服务岗位。六是继续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全部解决剩余的68个村2.2万人的饮水困难。七是实施农村安居工程。统筹规划采煤沉陷区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异地搬迁,搬迁36个村12700户。八是全面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九是推进全民参保。十是推进五保对象集中供养。
(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以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认真实施2015年“224”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十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一是推进矿产资源市场化改革。对新设立的矿业权全部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完善矿业权一级交易市场,加快建立矿业权二级交易市场。严格落实省政府煤炭领域改革部署,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养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强镇扩权试点。三是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规范完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需要进入平台进行交易的公共资源,坚持应进必进,坚决杜绝场外交易。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领域和民生支出。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五是创新金融发展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筹建朔州市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促进融资性担保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发展资本市场,加强企业上市培养力度,推动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优化金融生态,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六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在市区内逐步实行教师“局管校用”管理制度,实现校长、教师合理流动,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七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基层运行新机制,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八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推动文化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推进市属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九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2015年在平鲁区实行全区统一的居民登记制度。十是推进科技创新。制定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朔州行动计划和朔州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以煤基科技、固废综合利用、特色现代农业为重点的科技攻关。保障科技投入,制定实施市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提升科技资金使用绩效。
各位代表:
做好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坚强领导和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人大五届八次会议各项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完成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