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朔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0年05月08日 来源:朔州市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我受朔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2003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导致全市经济严重下滑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坚强领导和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围绕“四个发展”和“两宜”城市建设,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中心,实施了一揽子既符合中央、省委精神,又切合朔州实际的应对举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大大好于年初预期,增长速度在全省居于领先和靠前位置。
  (一)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年度计划。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1.3亿元,为计划的107.53%,增长10.6%,增速高出计划2.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0.2亿元,为计划的105.96%,增长18%,增速高出计划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5.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8.6亿元,为计划的102.88%,增长23.1%,增速高出计划3.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1.13亿美元,为计划的189%,增长86.5%,增速高出计划87.8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27.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万元,为计划的101.57%,增长10.7%,增速高出计划2.8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五项指标,增速在全省都位居第一。财政总收入在完成省政府下达退库3亿元任务后,完成110亿元,为计划的99.1%,增长7.84%,增速高出全省平均增速6.56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居第五;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2亿元,为计划的112.14%,增长22.28%,增速高出计划13.28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4.54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居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5124元,增长8.3%,高出全省平均增速4.68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居第二。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15人,下降0.16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8人,下降0.1人。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教育、卫生、社保等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主要指标都完成了年度计划。
  在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内受结构性矛盾严重困扰的情况下,全市经济社会取得这样的巨大成就极为不易。这是近几年我市大力推进煤炭产业整合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收获的成果,是市委、市政府在危机面前坚定信心,果断决策,带领全市上下迎难而上,团结拼搏的结果。
  (二)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第四季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市发改委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经广泛调查研究、筛选项目,积极向省发改委、重点办申报,于2009年初争取和确定了157个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5个省级重点工程预备项目,共计162个。总投资1304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305亿元。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召开协调会并亲赴现场督办、解决实际问题,各位分管市领导、县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发改委、市重点办等相关部门都把负责的重点工程一抓到底、着力推进;在全市实行了领导督办、会议推进、目标责任制管理、部门协调联动、督查考核、舆论宣传监督等推进机制;从市到县,从投资主体到施工单位,从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和工友,同心协力,扎实苦干,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热火朝天的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截止去年底,55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全部开工、5个预备项目3个开工,102个市级重点工程项目100个开工,省、市级重点工程综合开工率达100.64%。按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要求,发改系统的统计口径,全年完成投资379.92亿元(包括6个跨地区项目完成投资67亿元,原材料、设备订购支付投资55.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305亿元的124.6%;全年共有民福西街改造、图书馆、文艺中心、大忻线岱岳至阳方口改造工程、平万线改造工程、平朔非煤工业园区等66个项目完工。我市2009年的重点工程建设,成为建市以来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建设进度最快、完成投资最好的一年。
  (三)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进展良好。全市发改系统会同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及项目单位共同努力,在国家分四批下达的新增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中,我市共争取到18类247个项目。中央投资4.3亿元,省配套资金1.13亿元。其中,一至三批项目共有197个,190个项目已完工,7个项目开工;第四批项目50个,国家于去年四季度下达投资1.46亿元,13个项目已完工,3个项目开工,34个项目由于气候等原因在去年未能开工。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类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甜菜、小杂粮、大棚种植和养殖小区的补贴力度,并扶持种粮大户发展规模经营。市县财政贴息,支持金融部门向农民发放了6600万元大棚贷款和1亿元奶牛养殖贷款。全市共落实各级各类惠农补贴2.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32元。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农业农村经济战胜了五十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实现了稳定发展。粮食产量达到7.2亿公斤,是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奶牛养殖业实现平稳回升,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的发展轨道,入园奶牛占到奶牛总数的40%。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8550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五)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产业素质得到根本性提高。全市135座地方煤矿重组整合为67座,年产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淘汰,矿井数量减少一半;平均单井生产规模将由45万吨提高到131万吨,增加两倍;产能将由6156万吨提高到8780万吨,增长43%;资源回收率将由20%左右提高到75%以上。电力工业快速壮大。大力发展煤矸石电厂和风力发电项目,新增电力装机容量70万千瓦,开工建设230万千瓦,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新兴产业掀起发展高潮。有30多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非煤非电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新型材料、陶瓷、制药等产业加快壮大。服务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总投资达到110亿元,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6.5%。
  (六)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区、平鲁、右玉再生水回用等工程顺利建设,平鲁、怀仁、应县、右玉四座生活垃圾处理场今年可以投入使用。市热源及管网扩容、朔城区集中供热一期、怀仁热源厂二期、右玉玉龙集中供热工程等建成投用,新增供热能力980万平方米。朔城区西山森林公园、应县塔北万亩生态公园、右玉县南山生态公园等城郊重点生态工程已形成10万亩的规模,休闲观赏、生态屏障功能显著增强;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等造林工程扎实推进,全市共完成造林33万亩。
  (七)惠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新建、维护、加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27万平方米;市复退军人精神病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楼等项目以及682个空白村卫生室建成,改扩建乡镇卫生院42所;建成14个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107.75万平方米,惠及1.1万户住房困难城镇居民;农村“五个全覆盖”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八)争取国家和省批准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项目。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朔州境内90.85公里)以及荣乌高速公路朔州东段(43.7公里)、朔州西段(107公里);正式核准京能右玉2×30万千瓦、同煤怀仁2×20万千瓦两个煤矸石发电厂。省发改委正式批复朔州环线西南段高速公路(67.61公里),正式核准国电右玉老千山、曹家山以及大唐朔城区利民三个4.95万千瓦风电场,右玉1万千瓦、平鲁0.5万千瓦两个太阳能电场,应县2×1.2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
  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宏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压力非常大,统筹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都需要积极探索,全力开拓。
  二、201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是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以及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率先科学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机遇,做好2010年的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意义十分重大深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四个发展”和“两宜”城市建设主题,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总抓手,强力带动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加快进程,社会事业加快进步,居民生活明显改善,确保率先科学发展开局之年取得辉煌成就。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全市生产总值630亿元,增长10%;
  2、人均生产总值40500元,增长9.4%;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7亿元,增长25%;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增长16.6%;
  5、外贸进出口总额11910万美元;
  6、外来直接投资(市外、境外)150亿元,增长20%;
  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0亿元,增长14%;
  8、第三产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9%;
  9、财政总收入121亿元,增长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4.8亿元,同口径增长10.7%;
  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控制在4%以内;
  11、粮食总产量70万吨左右;
  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13、城镇化率47%;
  14、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4%;
  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
  16、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87%;
  17、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91%;
  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
  19、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86.5公里;
  20、每百人电话(固定+移动)拥有数80部;
  22、每千人拥有医生数4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3.8张;
  23、每万人公共馆藏图书量5.6万册;
  、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5平方米;
  25、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低于0.5人;
  26、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0.16人;
  27、各级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28、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0.6%;
  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
  30、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12项;
  31、新型工业化水平42%;
  32、耕地保有量548.9万亩左右;
  33、造林合格面积33万亩;
  3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8%;
  3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5%,城市污水处理率90%;
  36、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控制到1.15万吨以下;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13.8万吨以下;
  37、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80%;
  38、矿区煤炭资源回采率75%;
  39、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1.87吨标准煤,减少7.1%;
  40、万元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83立方米;
  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0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30元,增长10%;
  42、城镇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人均收入9190元,增长12%;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人均收入2200元,增长10%;
  43、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8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95平方米;
  44、人口预期寿命73岁。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要扎实推进以下工作:
  (一)超额完成今年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2010年全市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300个,总投资1348亿元,2010年计划投资400亿元。其中,引黄北干线、荣乌高速公路朔州段、准朔铁路朔州段等7个跨地区重点工程在朔州境内工程计划投资124亿元,由省直接统计,不包括在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当中,其余293个省、市级重点工程今年计划投资276亿元。
  在300个项目中,我市争取到省级重点工程29大项(117个子项目),占全省175项省级重点工程个数的六分之一;总投资918亿元,占全省省级重点工程7578亿元的12.11%;今年计划投资258亿元,占全省省级重点工程2004亿元的12.87%。确定的市级重点工程项目183个,总投资43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42亿元。
  在300个项目中,有续建项目144个,今年计划投资290亿元;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56个,计划投资110亿元,目前绝大部分项目关键性程序文件不齐备,需要加大项目筹备力度,促进项目尽早开工,才能圆满完成项目年度投资任务。此外,还有预备项目89个,总投资1218亿元,也要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在年内开工。
  今年的重点工程建设总体计划是市发改委、市重点办遵循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强带动的原则,历经三个多月反复调研筛选,多次征求市直有关部门、县区意见,最后与开发区发展局、六县区发改局进行项目对接,报请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这是一个既积极进取,又稳妥可靠的总体计划,是考核各级各部门今年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最低要求,也是今年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的作战令,我们全市上下要同心协力,加大推进力度,确保超额完成。
  (二)抓好产业调整重点工程建设,大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节约能源。我们朔州作为能源城市,今后产业优化调整的主攻方向是推进低碳经济加快发展。要实施用项目带动投资、用投资拉动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促进财政增收的战略,通过高碳产业高效化(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高、能效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高)、低碳化,低碳产业高端化、规模化的途径,在近期实现低碳经济跨跃式发展。在上项目中严格禁止“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浪费)项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所选项目必须节能环保、工艺先进、有市场前景。
  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工程。今年农业和农村重点工程主要有设施农业、养殖园区建设、沼气和秸杆加工利用等低碳经济项目,节水改造、盐碱地改良、校舍改造、广播电视、饮水安全、通村水泥(油)路等16项工程,总投资32.6亿元,今年投资21亿元。这些项目是加快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载体,也是改善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龙头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兼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着力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大力推进低碳型工业再造工程建设。一要推进集约高效型煤矿安全标准化建设工程。产业振兴规划中的矿井全部列入了今年的重点工程计划,要扎实推进建设,其它未建矿井作为预备项目,也要扎实推进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全部开工,加上东露天、麻家梁两座煤矿,全年完成投资120亿元。二要推进低碳型电力产业素质提升工程。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2亿元。①推进去年开工的右玉、山阴两个2×30万千瓦、怀仁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右玉老千山风电和应县生物质发电两个新能源电厂建设;②促进神一电2×60万千瓦“上大压小”、右玉曹家山、朔城区利民、平鲁高家堡、应县白马石四个4.95万千瓦风电、右玉小五台1万千瓦和平鲁败虎堡0.5万千瓦两个太阳能发电,市2×1.2万千瓦生活垃圾发电等新型电力项目在年内尽早开工建设;③抓好朔州吉庄22万伏、下石井11万伏、农网完善等11个电网建设项目。三要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工程。今年重点推进建设的非煤电工业项目有朔城区金园2×4000t/d干法水泥、怀仁天磊10万吨高岭土、应县720吨单晶硅、右玉中大亚麻深加工、国能神州年处理20万吨高铝硅粉煤灰等26个,总投资83亿元,今年投资33.6亿元,分布于农产品加工、新型材料、陶瓷、机械、医药等新兴产业,单体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有21个项目将在今明两年建成投产。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开拓工程。今年重点推进建设的服务业项目有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金沙滩生态旅游区、市物流园区、怀仁储备煤中心园区、应县四星级宾馆等28个,总投资38.3亿元,今年完成投资21.6亿元。这些项目的建设引领着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
  以上三次产业的重点工程建设,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它们建成投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60亿元,利税100亿元,将推动我市经济整体规模和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低碳经济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70%。
  (三)抓好基础设施以及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推动“两宜”城市建设加快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有在建的两条干线铁路以及右玉、怀仁三条运煤铁路专线,三条高速公路以及引黄北干线;大西客运专线、荣乌朔州东段,神电运煤通道二期等11个铁路、公路项目在今年铺开建设,朔州支线机场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总投资429亿元,今年完成投资136.8亿元,是朔州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投资最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期,是提升朔州交通枢纽地位、区位优势以及基础功能的黄金期,我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尽心竭力、优质服务、扎实推进、加强监管,把这些工程建成造福当代、经得起历史检验、惠及子孙后代的精品工程、德政工程。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有火车站站房、怀仁迎宾高架桥等16个续建项目,市府街西延、平鲁黄河供水等11个新开工项目;城市减排方面,有市区二期和五县区6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市区、平鲁、山阴、右玉4个再生水回用工程,神头二电厂热源联供等4个集中供热工程;城市生态建设方面,有民福立交桥周边等街道绿化,以及人民公园、城区西山公园等12个重点生态工程。总投资56亿元,今年投资18.7亿元。这些工程在今明两年建成,将推动城市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新水平,“两宜”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低收入群众住有所居。今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共有75个项目,431万平方米,今年投资36.2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可惠及5.15万户住房困难群众。其中,廉租房21个、37.51万平方米,城镇棚户区改造25个、286.55万平方米,今年投资27.63亿元,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18个、40万平方米,今年投资4.2亿元,此外,还应抓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以及10个、64.85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仅仅是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更是执政为民的政治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心尽责、抓紧抓好,确保圆满完成。
  (五)抓好社会事业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完善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朔州师范专科学校主体工程、力争秋季招生,推进太原电专朔州校区、市博物馆、新闻大楼、应县职教中心、怀仁县医院迁建等顺利建设,开工山阴县一中、二中、市技校搬迁、市康复医院、山阴县医院扩建等重点工程,加快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促进全市社会事业加速均衡发展。
  (六)编制好“十二五”规划。今年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要完成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纲要,任务非常艰巨。工作方案市政府已审议通过,基础工作、部分课题研究工作正在推进,36个课题研究即将全面开展,六月底拿出研究成果;从七月份到年底进行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形成一个指导我市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率先科学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提交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审议。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