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朔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4年05月28日 来源:朔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朔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4年4月16日在朔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朔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赵养力

  各位代表:

  我受朔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朔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极为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持续下行压力的现实考验,全市上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朔州实际,紧扣推进“两大任务”的工作主题,围绕突出“五大重点”、打造“五个基地”、提升“四率”水平、实现“一超”目标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美丽朔州和塞上明珠,齐心抓转型,集智谋跨越,聚力求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开创了转中趋稳、稳中求进、进中有效的新局面。

  (一)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圆满完成。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26.4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七,比上年增长9%,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3和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五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5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五,比上年增长11.5%,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8和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七位;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89.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4.7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十,比上年增长26.9%,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7.3和1.7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年度计划2.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财政总收入完成216.1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六,比上年增长2.9%,高出全省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六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5.3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六,比上年增长13.1%,高出全省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六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4和0.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13元,比上年净增2163元,绝对量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57元,居第一位,同比增长9.9%,增幅高出全国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40元,比上年净增1040元,绝对量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133元、1886元,居全省第四位,同比增长13%,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3和0.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四位;海关进出口总额1169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4.5%,其中进口额9624万美元,下降60.1%,出口额2074万美元,增长34.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95.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4.1万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烟尘(工业)排放量、粉尘(工业)排放量均完成了年度计划;造林合格面积完成33.3万亩,比上年提高0.1万亩;城镇化率达到51.09%,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连续两年为0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8人,比上年下降了0.0325人。在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十分复杂,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成绩,迈出了扎实推进“两大任务”的坚实步伐。

  (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推进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全面落实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积极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13年共实施省市重点工程项目261项,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5.4%。其中省级重点工程年度投资完成率100%,市级重点工程年度投资完成率136.5%。全年项目储备金额达1.7万亿元,完成省定储备任务6790亿元的2.49倍;项目签约完成2544.5亿元,完成省定签约任务1720亿元的147.9%;项目落地完成1971亿元,完成省定我市落地任务1925亿元的103%;项目开工完成743亿元,完成省定开工任务576亿元的129%;项目投产完成815.4亿元,完成省定投产任务728亿元的112%。

  (三)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着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增1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市省级示范村达到317个,朔城区的城郊型农业、平鲁的马铃薯、山阴县的奶牛、应县的蔬菜、怀仁县的肉羊、右玉县的小杂粮基地县建设得到加强。粮食总产量达到23.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增长9.9%,高出全省6.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粮食单产达到286.8公斤/亩,亩均增产21公斤,增长7.9%,增幅居全省第二位。粮食总产、单产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7.9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种植业产值69.4亿元,增长22.1%;林业产值10.7亿元,增长41.5%;畜牧业产值45.1亿元,增长19.3%。年内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1200亩,其中日光温室32984亩,大中小棚5666亩,连栋温室1100亩,食用菌550亩;铺开千亩园区12个,新增百亩园区80多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设施面积达12.33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87亿元,增长26.25%。畜牧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奶牛存栏18.01万头,肉羊和猪饲养量分别达480万只和82万头。全市标准化养殖园区538个,其中奶牛园区225个、肉羊园区227个,70%的成母牛和50%的肉羊实现了规模健康养殖。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06万吨,增长6.1%。其中猪肉产量2.39万吨,增长6.4%;牛肉产量0.87万吨,增长0.5%;羊肉产量2.67万吨,增长8.2%。全年牛奶产量达到51.37万吨,增长8.9%;禽蛋产量1.72万吨,增长4.9%。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实施了朔城区的朔东南种养殖园区、平鲁区的阻虎乡红山荞种植区、山阴县的河南现代农业高产示范区、怀仁县的南小寨羔羊育肥片区、应县的南河种新农村集中连片示范区5个新农村建设连片示范区建设,完成了新增的185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的各项建设任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实灌面积达到198万亩,比上年增加13.8%;改善和解决了88个村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六县区全部进入全省30个牛羊产业重点县行列,四个平川县全部列入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右玉县列入全国牧区饲草料基地重点县,桑干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列入全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投资1.2亿多元共安装太阳能路灯22060盏,完成1103个村的街道亮化工程,超考核任务21个村。

  (四)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效。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全行业呈现出产业集中度、矿井规模、机械化水平、资源回采率四个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办矿机制优化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市原煤产量达2.21亿吨,同比增长7.6%。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469.1亿元,同比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5%;占第二产业的81.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5.7%。电力工业内部结构显著调整。2013年底,并网发电厂达26家,全市总装机容量达到748.5万千瓦。其中,原煤发电厂4家,装机36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8%;煤矸石发电厂6家,装机267万千瓦,占总装机的36%;风电11家,装机111.6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5%;太阳能光伏发电4家和生物质能发电厂1家,装机分别为7.5万千瓦和2.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全年发电量27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电力行业实现增加值35.9亿元,同比增长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占第二产业的6.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在建电厂21家,装机199.3万千瓦。其中,原煤发电厂1家,装机60万千瓦;风电19家,装机136.3万千瓦;垃圾发电1家,装机3万千瓦。非煤非电产业快速发展。陶瓷、医药、水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正逐步壮大发展,全年非煤非电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占第二产业的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

  (五)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平朔大厢斗、应县汽车产业园、右玉永昌科技半导体照明及芯片制造等78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多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增幅达到69%。2013年以来,紧紧围绕打造全国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全省循环经济集聚区的目标,积极统筹推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在政策、立项、资金等方面都给予了循环经济园区和项目的大力支持。在发展传统循环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高端循环化利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粉煤灰碳金地板、粉煤灰高档耐火砖、粉煤灰陶瓷纤维、煤矸石综合利用等高端化项目建设进展良好。

  (六)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节能减排方面,积极支持重点能耗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狠抓节能降耗工作,有效保证了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4%;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68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7335吨,氨氮削减76吨,氮氧化物削减8298吨,烟尘削减423吨,粉尘削减371吨,均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92天。造林绿化方面,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3.3万亩,超出省定考核任务11.14万亩,高于省定目标任务50.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市定33万亩计划;新建和完善通道绿化1000多公里;义务植树完成200多万株;村庄绿化完成100多个。长宁街、朔神路等城市道路绿化改造工程完成。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1.5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35个百分点,达到42.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82平方米,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品发展、重点科技项目研发等取得新成效。60项各类科技项目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获得科技引导资助资金2503万元;全年每十万人专利申请量达到71.8项,同比增长60.3%。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新建成农村幼儿园20所,完成改造投资2603万元;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共计22所,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高等教育实现健康稳步发展,中北大学朔州电力学院2012年首次招生计划为328人,2013年达到了763人,涉及十个专业,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万人。年内开工新建了29个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套数19125套,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34.6%;完成投资60.4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4%;加上往年开工建设的,已基本建成28871套,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6.9%。

  (八)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全面展开转型综改试验工作。“一市两县”、“一市两园”、“一县一企”和转型标杆项目扎实推进。土地保障机制得到创新,争取到国家和省批复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等多项试点政策,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金融体系加快完善,我市被列入全省资本市场支持转型综改试点市;企业上市工作全面启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增加;产业转型促进机制加快建立,大力推进“一矿一企”,引导煤矿企业兴办非煤项目;行政审批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两集中两到位,开通并投入运营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转变工作作风,“看作为、比建树、争一流”活动深入推进;深入开展“右玉精神在朔州活动”、“朔州企业家投资朔州”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内外经济错综复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和面临一些突出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支柱产业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仍为薄弱环节,统筹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2014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是扎实推进“两大任务”、加快朔州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推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推进“两大任务”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强化转型综改、创新攻坚、项目见效,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我市发展状况,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1、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增长10%左右;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3亿元,增长23%;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11%;

  4、服务业增加值42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6%;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8亿元,增长11%;

  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控制在3.5%左右;

  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4亿元,增长14%;

  8、海关出口总额2209万美元,增长6.5%;

  9、粮食产量90万吨;

  10、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72.35万亩

  1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6%;

  1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3%;

  13、每十万人专利申请量达到74.9项;

  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15、城镇化率达到53%;

  1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万人;

  17、农民人均纯收入10125元,增长12%;

  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5元,增长11%;力争达到26895元,增长12%;

  19、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4351万人;

  20、新型农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4.101万人;

  21、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292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5.8万人;

  22、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1.27万套;

  23、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含县城、“百镇”)23亿元;

  24、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人以下;

  25、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5人以下;

  26、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6.9人;

  2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低于5.2人;

  28、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低于0.1人;

  29、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98.9%;

  3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

  31、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3、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4、氨氮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5、烟尘(工业)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6、粉尘(工业)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减排任务;

  3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4.6%;

  38、城市污水处理率97.3%;

  3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

  40、营造林合格面积33万亩;

  4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3%。

  (需要说明的是省对我市2014年考核目标尚未正式下达,届时低于省考核目标要求指标的年度目标、尤其是节能减排等约束性目标要以省考核目标为准。)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要扎实推进以下工作:

  (一)以建设综合能源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原则,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努力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支撑产业多元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煤炭工业素质,实现煤炭生产方式新型化。今年要加快矿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步伐,全面推进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合理安排煤炭产能,主动防范产能过剩风险。加大煤炭市场营销力度,稳定老用户,发展新用户,确保市场份额。加快推进同煤麻家梁矿井和东露天矿达产达效,扎实推进梵王寺、金海洋水泉露天开采等矿井建设,同时抓好煤矿配套洗选项目建设。着力加快电力工业发展,促进电力结构优化升级。抓住国家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电能替代工程机遇,加快壮大电力产业。促进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做大煤电产业集群。同时,要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加快单一煤电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转变。重点抓好十大煤电项目: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年内完成10座标准化矿井建设。推动所有煤矿配套建设洗煤厂,提高煤炭入洗率。二是大力发展煤炭物流园区。加强煤炭集运站、铁路运煤专线、大型储煤场建设,提高煤炭物流集散能力。三是加快推进中电国际神头发电公司2×100万千瓦项目。四是加快推进中煤平朔2×66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五是加快推进山西国际能源山阴昱光二期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六是加快推进同煤朔南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七是加快推进平朔安太堡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八是加快建设华电2×30万千瓦热电联供项目。九是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75.15万千瓦的16个风电项目。十是开工建设山西国际电力6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

  在做好煤电一体化,打造能源综合示范基地的同时,要把循环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一条基本路径,大力发展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产业和煤化工产业,延伸壮大煤基产业链;把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档陶瓷、特色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陶瓷、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特色食品加工等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煤化工等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进循环工业发展,拓展新兴产业领域。一要主攻产业发展方向,重点纵向培育好煤(煤矸石)—电—粉煤灰—新型材料、煤—煤化工、煤—电—镁合金、煤—电—铝和铝制品四大循环产业链条;横向培育好煤机装备制造业。二要把经济开发区和八大工业园区按照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群配套的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依靠园区这个平台,充分发挥我市循环经济的潜力,使我市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重点布局十大转型项目:一是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产业项目。重点推进中煤平朔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等项目早日投产,推进中源伟业粉煤灰制备陶瓷纤维、晋能集团粉煤灰硅酸钙板和涂装深加工等项目达产达效。对所有燃煤电厂提出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刚性要求,所有燃煤电厂都必须参与粉煤灰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二是积极筹建山西煤化工集聚区。利用我市丰富的高硫高灰低质煤和大量重度盐碱地资源,引进省属大型煤炭企业,建设煤制气、煤制烯烃等项目,争取晋北煤化工基地落户朔州。三是汽车产业项目。继续推进开发区安普电动汽车、无轨胶轮车、朔城区天朔电动汽车、应县北方汽车产业园等项目,争取2014年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华南集团年产300万条全钢载重子午轮胎项目。四是煤机装备制造项目。继续推进平鲁煤机设备制造、朔城区繁盛煤机制造等项目,培育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业。五是开发区钒电池项目。推动金能世纪公司钒电池项目一期工程年内建成投产。六是高档陶瓷项目。积极推进怀仁县金沙滩陶瓷建材项目群、应县高档日用瓷项目群建设,带动陶瓷产业提档升级。七是特色食品工业项目集群。大力提升乳品、羊肉、特色小杂粮等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扩大品牌效应,提高市场份额。八是雁门关大广武旅游区项目。建设集文物保护开发、塞外风情体验、影视制作为一体的大文化旅游区。开展“美丽朔州清凉游”活动,提高边塞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北方避暑胜地的知名度。九是朔城区电子科技园项目。支持北京电子城公司建设以高科技产品集散研发为主的综合园区。十是平鲁光电信息产业园。利用平朔复垦区,建设光伏发电、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产业园区。

  (二)坚持不懈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力促进投资快速增长。目前全市计划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71个,总投资353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09.4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126个。今年计划实施省市重点工程266项,当年计划完成投资658亿元。其中省级重点工程92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72亿元;市级重点工程174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86亿元。2014年全市经济要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必须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以“项目成效年”为契机,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要按照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项目管理要求,坚持月调度、月考核、月排名制度。加强重点项目监督管理,对项目进度、投资状况、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情况及时组织检查。要强化项目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水平、单位土地投资强度等市场准入标准,把好项目论证和投资合作者选择的关口,决不允许出现跑马圈地的现象。

  (三)加快以农载牧、以牧富民进程,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坚持农牧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以农民户均1个大棚、1头牛、人均10只羊为目标,以农民户均增收万元工程为抓手,坚持加大投入扶农、实施项目强农的思路,重点支持五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抓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支持110个村列入省级“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发展好朔城区的城郊型农业、山阴县的奶牛养殖业、怀仁县的肉羊养殖业、应县的蔬菜种植业、平鲁区的马铃薯产业、右玉县的小杂粮产业,进一步提升六个基地县发展水平。继续实施百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地膜覆盖工程,打造一批吨粮示范田。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好优质燕麦生产基地、红山荞麦种植基地、苦荞种植基地、优质甜菜基地。二是抓好设施农业园区。加快推进红旗牧场设施农业园区、朔州市胜茂设施农业园区、朔城区新农苑农业科技生态园、朔城区青圪塔设施农业园区、怀仁仁丰设施农业园区、怀仁金沙滩设施农业园区、应县华联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应县和顺花卉苗木等设施园区,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稳步推进规模健康养殖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精品养殖园区,年内新建和提升标准化养殖园区50个,发展10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场,培育10万亩优质人工草场,特别要积极推进山阴县10个千头现代化牛场,力争2014年全部建成运营。加快建设应县恒天然奶牛牧场群,5个牧场2014年全部入牛。发展应县玉源和牛养殖、山阴县江海万里奶公犊育肥等肉牛养殖项目,培育肉牛产业。推广怀仁县南小寨村的经验,提高养羊业发展水平。继续实施优质牧草种植和大草场计划,夯实牛羊产业发展基础。四是大力扶持进入省“513”工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元和5亿元的龙头企业群,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争取达到160亿元。积极推进古城集团现代奶牛乳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项目、天鹏公司百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宇昊蘑菇年产2万吨双孢菇生产项目、怀仁金沙滩羔羊肉公司等4个100万只肉羊加工项目、右玉臣丰食业公司10万吨苦荞饮料生产项目、右玉塞上绿洲1万吨沙棘果综合加工利用项目、应县乾宝黄芪公司黄芪加工园项目、朔州绿源粮油公司年产1万吨精炼胡麻油项目、朔州晋北粮油公司年产5000吨亚麻油生产线等项目。加快农产品物流销售体系建设,新建改建农产品市场,完善配套设施,强化辐射带动能力。五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大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抓好产业扶贫开发。按照坚持特色农业、发展规模经济、强化利益联结、创新帮扶模式的要求,积极推进中煤金海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煤集团鑫邦燕麦5万吨燕麦杂粮食品加工项目、阳煤集团晋西口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优质牛羊肉屠宰加工生产项目、华源农业文化生态园设施农业园区、应县天喜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应县天美现代农业园区、朔城区紫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平鲁茂华能源公司1万吨荞麦精深加工等项目。对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项目,既要给予政策支持,也要加强考核管理。同时,要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机关定点扶贫工作。

  (四)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要按照“规划引领、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文化塑造、生态支撑”的要求,以“五城联创”为抓手,深入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彰显自然生态精致宜居现代化城市魅力的塞上明珠。一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要根据全省城镇化总体布局,按照建设晋北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坚持“四化”同步、城乡统筹、传承文化原则,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要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完善交通体系。积极申报朔州机场项目,争取早日批复建设。协调建设西纵高速公路平鲁至右玉段、市区环城高速公路东北环,完善高速公路网。改扩建雁阳公路,建成南部运煤通道。三要加快县域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朔城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力,发挥好龙头作用。平鲁区要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生态化、农业现代化一体发展,早日实现“两个70%”。山阴县要加大产业转型力度,稳住煤电,狠抓化工,做大乳业,开发旅游。怀仁县要抢抓撤县设市机遇,以大县城建设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应县要稳定农业,发展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经济总量。右玉县要坚持生态优先,在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生态城镇,做足做好生态文章。四要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搞好农村两轮“五个全覆盖”回头看。继续抓好农村五件实事,扎实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特困群众易地搬迁、村级幼儿园改扩建和乡村清洁工程,行政村街道亮化任务已提前完成,今年要新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今年重点推进十大工程:一是规划管控工程。要完成总规修编、科学制定专规、严格管控详规、严肃查处违规,制定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办法,使城市建设走上遵循规划的轨道,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在市域范围内全面推进“五规合一”试点工作,并及时汇报“五规合一”工作进展情况及进行成果展示。二是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城中村拆迁、河道治理、景观建设,把七里河建设成为朔州中心城区的标志性景观。三是朔州老城改造完善工程。支持朔城区完成老城改造城内二期工程,实施城墙修复,对城墙外西片、南片以及周边的南关村进行拆迁改造。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修通开发路恢河大桥,打通延伸主干道,完善路网结构。改扩建平朔一级路,加快平鲁区与中心市区同城化步伐。积极推进朔州民航支线机场建设工作,年内完成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审批,并全面展开机场预可研编制工作。五是供水工程。改造提升现有三个自来水厂,建设第四自来水厂,保障市民用水。六是集中供热工程。取缔燃煤小锅炉,整合供热企业,完善补贴办法,推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全覆盖。七是气化工程。拓展市区燃气管网,建设天然气液化工厂和加气母站,提高燃气供应率。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燃气市场运营秩序,确保燃气供应安全稳定。八是净化工程。重点是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改造市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成垃圾处理工程城南填埋区异地建设工程,增建公厕,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九是绿化工程。进一步增加绿化总量,巩固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十是优质公交工程。坚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以政府为主导,办好公共交通。整合民营公交公司,重组市公交公司,构建优质高效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体系。整顿出租车市场,规范出租车营运秩序。

  (五)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着力打造绿色朔州。强力推进生态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的全省生态市目标,坚持植绿与兴水同步、开发与保护同步、治污与节能同步,继续抓好以京津风沙源治理、桑干河上游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蓝天碧水”、矿山生态恢复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城乡生态化项目攻坚战略,加快推进植树造林、水源工程、环境治理等工程建设,努力建设美丽朔州。一要狠抓造林绿化。全年营造林33万亩。重点实施好“123456”工程。完善一条防护林带,洪涛山系林业生态综合治理带。新建两条绿色通道,市区环城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程、荣乌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程。加强三大区域造林,西北部百万亩樟子松建设区、南山坡经济林建设区、平川农田林网建设区。继续实施四项国家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巩固成果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绿化五大流域,即朔城区和平鲁区七里河、山阴县河阳湖、怀仁县鹅毛河、应县黄水河、右玉县苍头河。提升六大种苗基地,朔城区以城西和夏关城村为重点的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平鲁区以向阳堡乡为重点的双万亩种苗基地、山阴县以马营庄乡为重点的苗木基地、怀仁县以金沙滩为重点的苗木基地、应县以小南头村为重点的苗木基地、右玉县以威远镇和高家堡乡为重点的苗木基地。每个县区重点苗木基地至少拓展育苗面积3000亩以上。二要狠抓水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恢河综合治理、太平湖综合治理、平鲁区大梁湿地公园、山阴县桑干河湿地公园、怀仁县鹅毛河湿地公园、应县塔北水系综合治理、右玉县海子湾水库下游整治,新建怀仁县东卓里水库、应县小石口水库、山阴县水峪口水库。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朔城区、怀仁县、右玉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三要狠抓生态治理修复。积极开展采矿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治理,防治地质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强力推进治污减排。继续加大重点用煤企业的脱硫改造项目力度,推进火电企业脱硫工作。加快市区旧城集中供热、县城垃圾集中处理、供气管网项目建设。在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全覆盖的基础上,要积极争取、全力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启动生态城镇建设试点,推动污水、垃圾、供热示范点建设。强力推进节能降耗。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加强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重点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全面开展能效达标活动,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市政公用等各领域节能工作。

  (六)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核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快推动学前教育建设,市区5万平米以上新建小区都要配套建设一所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优化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启动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程,新建市一中高中部,尽快彻底解决城镇上学难和改变班容量大的状况。加快筹建怀仁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中北大学朔州校区一期工程建设任务,推进二期工程。二要大力推进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做好市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的配套保障工作,筹建朔州大医院,提升乡村卫生院(室)医疗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重点扶持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和白炭黑等10家企业科技研发中心,着力推进创业基地建设。四要完善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机制。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各县区至少有两个基地正常运行。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优化创业就业环境。五要推进社会保险参保全覆盖,杜绝因拖欠社会保险费而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建立临时救助基金。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27万套,完成投资24.36亿元。完成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3000户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工作。六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善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朔州市第二届全民运动会。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基层社区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社会组织。深化“法治朔州”、“平安朔州”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信访工作和矛盾调处机制。

  今年重点推进十大惠民工程,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实施学生饮用奶全覆盖工程。免费范围由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学生扩大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二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乡镇农技推广、基层文化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3000个就业见习岗位。三是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并轨实施城乡居民生活补助与基础养老金两项制度,城乡居民生活补助享受待遇年龄由原来的65周岁扩展为60周岁,统一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并将发放标准由65元提高到95元。四是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全市五保供养标准平均每人每年由目前的分散供养2119元和集中供养2802元,分别提高到2708元和3791元。五是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2014年实现太原、大同两个我市转外就医最集中地区的联网结算。六是推广农业政策性保险。全面推进玉米、奶牛、森林农业政策性保险。七是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利用两年时间,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困难。2014年,解决24个村8300人的饮水困难。八是建设平价肉菜店。在全市新建改造100个便民平价肉菜店。九是开展送戏下乡。给常住人口在300人以上的行政村每年送戏3场。十是实施计划生育失独家庭养老扶助计划。

  (七)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统揽,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扎实开展转型综改攻坚年活动,重点推进十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中央“接、放、管”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承接好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把权力放给市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再造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改进服务方式。二是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稳步推进财政决算公开;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加强采购环节监督;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拨付制度。三是创新地方金融发展机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组建朔州农村商业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四是创新用地制度。重点开展重度盐碱地转为建设用地试点工作;继续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试点工作;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执行各类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标准。五是创新科技发展机制。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企业科技研究和试验经费提取激励机制;建立科研院所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成果奖励机制;支持北京大学固废研发中心申报创建国家级固废资源化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六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推进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新方式;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开展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六县区分别选择一个乡镇开展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七是推进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投资运营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整合市级城建、公用事业经营单位,组建城建集团,通过发债、贷款等方式拓宽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融资渠道,变单一由政府投资运营为企业融资经营或社会资本特许经营。八是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探索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机制,加强规划布局,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九是建立健全生态修复补偿和多元投入机制。继续坚持“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的好做法。完善矿山生态治理保证金管理使用办法,探索实行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机制。鼓励企业或个人治理恢复废弃矿山。十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推动文化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整合市属文化企业,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各位代表:

  做好201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坚强领导和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市人大五届七次会议各项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完成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