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循环农业拓出供给侧改革新天地
2017年11月28日 09:05 来源:朔州日报

  近年来,应县围绕“以农载牧,以牧养菜,南菜北牧,循环发展”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以“粮改饲”为主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了先机。2017年全县奶牛存栏达7万头,肉羊饲养量120.1万只,均位居全省第二,被确立为全国畜牧养殖重点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全县农民通过循环农业人均增收4950元。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县以粮改饲为切入点,坚持以粮草资源支撑草牧业发展,共培育牧草地50万亩,发展全株青贮玉米20万亩,青贮60万吨;坚持以规模健康养殖引领草牧业发展,大型招商项目恒天然牧场群奶牛养殖量达3.3万头,玉收农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43个奶牛养殖小区奶牛饲养量3.7万头;坚持以畜产品加工拉动草牧业发展,雅士利乳业及世贸园肉牛等企业,年加工鲜奶20万吨,屠宰加工肉牛5万头、肉羊50万只;坚持以饲草料加工助推草牧业发展,万亩现代养殖示范园区饲料配送中心、瑞阳青饲料加工厂等企业,年加工生产青饲料12万吨,消化鲜牧草16万吨。在种、养、加循环体系建设中,全县着力构建粮改饲、粮转饲、秸杆转饲肥、粪污转肥料、有机蔬菜五位一体循环模式,牧草种植基地以每年0.5万亩的速度增长,全株青贮玉米基地以每年2至3万亩的速度增长;每年直接用于饲料加工的玉米达到7万吨;通过实施秸秸综合利用项目,全县每年黄贮玉米秸秆1.1万吨,生物质能发电处理各类农作物秸秆13.2万吨、生产草木灰肥料1万吨;启高生物有限公司每年处理干粪污20万吨,生产有机肥5万吨。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农牧生态循环系统的有效建立,为全县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提供了充足的生物肥源。

  应县发展循环农业的五种模式分别是:粮草轮作+全株玉米青贮→粮草饲料→规模养殖。全县粮改饲牧草种植基地由2013年的0.2万亩增长到2017年1.2万亩,全株青贮玉米面积由2013年的4万亩增长到2017年的16万亩。基本形成了“一头奶牛8吨青贮草、3亩草基地、10吨粪污还田”的种、养、生态三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粮食+粮食副产品→饲料工业→规模养殖。全县每年直接用于饲料加工的玉米7万吨,梨花春集团每年可生产用于饲料的高粱及玉米酒渣6万吨,玉雄玉米淀粉厂每年可生产用于饲料的玉米粕4万吨;牲畜粪污→加工处理→生物有机肥→市场营销。启高生物有限公司每年处理干粪污20万吨,生产有机肥5万吨,目前主要销往北京、广西、云南、陕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服务高档有机农业、城市园林;秸秆综合利用,全县每年黄贮玉米秸秆1万亩,处理秸秆1.1万吨;通过生物质能发电处理各类农作物秸秆13.2万吨,生产草木灰肥料1万吨;玉米秸秆深耕粉碎还田4万亩,处理秸秆4.5万吨;畜禽粪污→有机肥→还粮还菜→有机农业。以“一村一品”为基础壮大蔬菜业。在南河种、下社、大临河主产区乡镇,共发展“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94个。其中:青椒专业村29个、土豆专业村16人、架豆专业村14个、胡萝卜专业村17个。以现代园区为载体提升蔬菜业。以朔州经济线为主轴,重点打造了接马峪日光温室群、天美设施农业、天禧生态农业等7个千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打造了和顺苗木、金满仓工厂化育等50多个百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丰开罡)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王永东)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