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
2017年11月15日 16:39 来源:朔州日报

  近年来,山阴县委树立鲜明导向,探索推进“348”工作模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

  建立三项制度,拉紧责任链条。目标考核制度。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乡村目标责任考核,列入县、乡、村党建“三个清单”,作为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绩效挂钩制度。建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绩效与干部工资补贴挂钩制度,调动乡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日常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筛选和评估、村财乡管县监督、村务财务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加强村集体经济管理。

  注重四个扶持,加大保障力度。试点引领。确定32个发展集体经济破零试点村,县财政为每个村拨付2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县管党费为每个乡镇拨付1万元用于集体经济项目扶持;政策优惠。在税收、工商管理费用上适当给予减免,同时,建设用地优先安排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物业用地。结对帮扶。实行县级领导、县直单位帮扶责任制,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脱贫攻坚帮扶任务以及考核的重要内容。典型带动。明确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乡镇党政正职的党建联系点就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集体经济。

  推行八种形式,拓宽发展路径。土地经营型。采用租赁经营等方式,充分盘活集体土地。去年以来,通过清理集体土地,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全县63个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开发农业型。通过购买农业机械,发包高灌机井、果园,设施农业、中药材种植、经济林、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有64个村充分利用集体水利设施、农机机械等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资源利用型。利用当地煤炭、钙石等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县有61个村集体与驻地企业签订了协议,从企业利润中抽取3-80万元资金划归村集体经济,其中10万元以上村达36个。综合服务型。借助地缘优势,通过“三产”拉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有37个城郊村、乡镇中心村利用有利地缘优势开设农产品集散市场、商店、宾馆、仓储物流等服务项目,采取与村民合办、招商引资联办或出租的方式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腾笼换鸟型。对闲置的校舍、仓库、办公场所等集体资产,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或自主开发等方式盘活。全县有10个村将小学改造出租增加集体收入。加工增值型。紧密结合各村实际,本着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如吴马营乡西短川村办起了小杂粮加工厂、北周庄镇辛留村办起了粉条加工厂。股份合作型。通过村企联建、入股分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当地知名企业结成攻坚发展的对子,积极探索“党支部+扶贫开发(公司)+合作社”“党建+精准扶贷+信合”等模式,将扶贫资金有效整合入股到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实现固定分红的方式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基金收益型。利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给村集体的征地用地补偿款、扶持款,集中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统一运作管理增加集体收入。全县共有6个村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集体经济“破零”。(通讯员 卢文权 李晋文)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王永东)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